Search


【以羊替牛】
#公眾教育
#地方特色

秉...

  • Share this:


【以羊替牛】
#公眾教育
#地方特色

秉持著每次都在節日過去後才發文的壞習慣,這次的文章與前幾天(6/22)的世界駱駝日有關,將簡單地藉著動物園中的駱駝,做一下物種展示替代性的相關討論。

撇開野外僅存不足1000頭的野駱駝不談(僅在原產地週邊有極少數半圈養個體),世界上所有的駱駝都是早就被人類馴化的家畜(就算是那些在澳洲或德州四處漫走的也一樣),尤其單峰駝更是在西元前數千年就已全數馴化,因此,雖然台灣的小朋友看到駱駝時可能遠比看到牛、豬甚至是馬時要來得興奮,但其實在某些地區,沒養著幾隻駱駝,你可能都不敢說自己是當地人。並且,因為這樣的馴化後代已經適應了圈養環境,基本上駱駝成為了動物園中,便宜好取得、不會大受歡迎但又不至於太被忽略、偶爾還能通過近距離接觸活動來幫自己加菜的一種容易展出的基礎物種,遊戲動物園大亨2就將單峰駱駝列為飼養門檻最低的初始物種。

在許多地區,動物園中只要有了兩種駱駝中的一種,通常就不會有另外一種。比如中國只有雙峰駝、中東只有單峰駝,因為對於這些地區來說,其中一方遠比另一方要來得容易獲取,且在沒有保育計劃伴隨、教育設施完善的情況下,確實沒有同時展示兩種物種的必要性。另外,像駱駝這樣看起來有點野生的家畜,在動物園內也時常成為豐富展示的角色並與其他物種混養,比如許多動物園會將雙峰駝與野驢、原羚混養,營造中亞礫漠的滄桑;單峰駝則常與蒼羚等大型羚羊混養,增添一些中東的文化氣息。

而在一般的動物園中,像兩種駱駝這樣具有替代物種的,鮮少出現有性質重複的展示。比如生態位階相近的(亞洲黑熊與美洲黑熊、髦牛與野牛、江獺跟歐亞水獺還有兀鷹與美洲鷲等)或者外貌相似的(松鼠猴與黑冠松鼠猴、三種鳳冠鳩、墨西哥毒蜥與美國毒蜥以及同物種的不同亞種之類),但值得注意的是,當上述的微妙差別蘊含特別的教育意義時,這樣的物種就更容易成為一併展示以提供遊客比較依據的好拍檔!包括非洲象與亞洲象、黇鹿與梅花鹿、鴕鳥與鴯鶓還有野生動物與牠們的馴化種。(不過談論的若是後台保育區,則有可能同時維持大量相近的重點物種,好發揮動物園自身特長、集中更多保育資源。)

現代的動物園,在展示方面基本上遲早會向著「精簡化」發展,雖然可能參與眾多的保育計劃且飼養實力超群,但在遊客面呈現出的物種將以精挑細選的少數精銳為主,而不若過往集郵式那般的一股腦能展多少就展多少,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要如何運用盡量少的物種最大化動物園的教育意義並加強動物福利的落實,是我個人很感興趣的課題之一,各位下次去動物園時,不妨也試著思考看看,如果今天是你來規劃一座動物園的話,會選擇哪些物種,並通過牠們講述什麼故事。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動物園為何存在 讓我們一同走近看個清楚
View all posts